《2017》︰站在分岔路口的港人

李雪盈——西西〈浮城誌異〉,圖片來源︰HK01

李雪盈——西西〈浮城誌異〉,圖片來源︰HK01

我城的歷史、城中居民的身份,甚至我城的存在,一直是模糊的︰根,是有或無,是中或英,還是另有詮釋?由香港文學館主辦,鄧小樺和石俊言策展,嚢括五位藝術家——盧樂謙、鄧國騫、吳家俊、李雪盈及劉學成的裝置藝術作品,「形同虛設——文學.視藝.再造香港史」,點出小說以虛構包裹現實的特質,以及我城的朦朧身份;又配合策展以文學指向歷史與烏托邦的理念,展現香港在東西虛實間流離浪蕩的面貌。

李雪盈《2017》——西西《浮城誌異》

「有人覺得可以落回地面,有人不想,有人想坐飛機走」,浮城依舊晃動著。

浮城——一塊鋪上草皮的斜板——的一端儘已著地,另一端的投影卻以木枝為媒界,輕拈著紅藍白呼拉圈,連結似有若無。這個佈置,一如我城的尷尬處境︰不上不下,在兩端來來回回;直至海水蒸發成鹽,討論仍在繼續,香港仍是一塊踏板︰1997 年移民潮中港人的游離心態,到廿年後 2017 的今天,依稀可見。呼拉圈上的紅白藍,未知是否代表英國的國旗顏色?配以鵝黃色的燈光,看上去宛如天堂的召喚,卻不過是人造的夕陽光,那呼拉圈只是「魚餌」——投向「更好生活」的誘惑而已。捉到、捉不到,難以分辨何者較為幸福。

回到浮城本身,斜板上大部分真草已經枯黃,唯有那一小格假草如茵。如此安排是帶諷刺意味的︰虛偽長青、真實凋零。筆者再推想,若《2017》會再作修葺,這些真草會否全被假草取代,以保「長青」?然則,那份「長青」會是大眾憧憬的長青,還是只屬於一小撮人?

視覺元素以外,看看藝術家如何形容製作物料︰「撿來的」、「借來的」、「真」、「假」、「附近買的」……浮城亦然,香港亦然,都是通過東拼西湊而成。憶起早前在 Karin Weber Gallery 展出的「撿來的時間,撿來的故事」,以一封自97年便移民澳洲的港人所寄回來的信為引子,通過回應信中幸福滿溢 的移民生活,表達對香港未來的悲觀。藝術家表達的方式、流露的情感迥異,卻一致道出香港從「借來」淪為「撿來」的轉折;加上信內信外兩個世界的強烈反差,今日的卑微更叫人唏噓。《2017》帶出的訊息,與之有幾分相似,把香港的游離狀態再次搬上檯面。

 

結語

「無根地游離於兩個文化之間,因為邊緣位置,雖困苦卻獲解放,在浮離中建立別具性格的本土文化性格」 (何,2016)——觀乎歷史,香港如同在兩個政權間被拋來拋去的皮球,被爭相定義著。今天,這種以二分法簡化香港複雜的文化身份的嘗試依舊在繼續,不時掀起爭論。我們作為局內人與觀眾的同時,或許正受此種「流離失所」所困,不妨抽離一下,說不定也會看見喘息的空間。

Previous
Previous

更多是情感︰「對於已消逝事物的據為己有」

Next
Next

「理大設計年展 2017 」的 Vaporwave︰對我城美學定義的思考